谋求差异化,做创新应用源头最近的厂商
日期:2024-11-28
在绚烂多彩的金秋时节,苏州工业园区纳芯微苏州总部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盛会——“灼灼芳华,鉴证真芯”纳芯微2024媒体沟通会。纳芯微CEO王升杨首先对当前市场与产业观察进行了深入解读,然后介绍了纳芯微最新经营情况,最后分享了纳芯微的战略规划。
模拟芯片国产化初见成就,技术创新仍需加速
王升杨指出,当前,汽车电子领域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而消费电子行业也已顺利完成复苏。然而,工业和能源市场的景气度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
针对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王升杨提到,从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销量表现强劲,而纳芯微所关注的泛能源领域,包括工业和新能源等,在2024年上半年却面临挑战。特别是工业自动化整体市场规模出现下滑,制造业景气度偏弱。
在逆变器出口方面,9月出口额环比下滑,但亚非北美地区同比仍实现小幅增长。国内光伏新增装机9月同比增幅扩大,环比增长转正,显示出光伏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谈到模拟芯片行业,王升杨表示,中国竞争者的入场引发了新一轮的“卷”周期。海外模拟芯片企业受下游需求不旺影响,存货显著提升,收入及毛利率回到2019-2020年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国内模拟芯片企业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通过去库存和增加收入,库存周转天数已经降低,部分公司收入创下历史新高。尽管整体毛利率中枢显著下行,但部分具备竞争优势或产品组合全面的公司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小。
王升杨强调,模拟芯片国产化的征途已然跨越了从零到一的标志性门槛,不仅彰显了我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创新的决心与成就,而且其发展趋势之强劲不容小觑。就国产化现状而言,据汽车百人会统计,汽车芯片的国产化率已从昔日的不足5%显著跃升至10%,这一飞跃无疑是国内半导体产业不懈努力的明证。
然而,面对欧美日等汽车芯片大国强国,我国在综合竞争力层面仍面临明显挑战,特别是在高端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先进制造工艺、精密封装测试等核心技术上,差距依旧显著,成为亟待跨越的短板。
他指出,国产化之目标,不仅在于持续提升国产芯片在汽车市场中的占有率,更在于确保汽车产业链的安全稳定,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加速技术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强化自主可控能力,同时,构建更加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系统,以期在全球半导体版图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他说。
营收发货双增,毛利下滑待改善
在介绍纳芯微最新经营情况时,王升杨指出,公司近期营收显著增长,发货量也大幅增加,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然而,他也坦承,尽管如此,公司的毛利和利润却出现了明显下滑,这需要在后续的经营中加以关注和改善。好消息是,纳芯微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守住甚至还扩大了市场份额。
从纳芯微的季度经营情况来看,公司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纳芯微传感器营收占比约为11%,特别是在压力传感器、磁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方面市场领先。公司兼具敏感元件设计和IC设计能力,能够提供出色的传感器产品定制化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纳芯微也是数字隔离领域国产龙头,国内市场份额同样领先。其信号链产品营收占比约为54%。公司拥有丰富的平台化IP、一站式“隔离+”产品和通用信号链布局,以及全面的数模混合信号链IP,涵盖高精度ADC、DAC及全面的线性模拟产品IP,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信号链解决方案。
纳芯微电源管理营收占比约为35%,其隔离栅极驱动、LED驱动等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领先。公司提供全面的高/低边开关、电机驱动系列,支持多样化的应用布局。同时,公司还拥有完整的电源、驱动、接口类IP布局,具有复杂SBC/PMIC/U-chip定制合作开发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此外,纳芯微在汽车电子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纳芯微2024年半年报,纳芯微汽车电子营收占比已经持续提升至33.51%,2024年第三季度单季甚至达到38%;另外,纳芯微在泛能源和消费电子领域营收占比则分别为52.75%和13.74%。
总的来说,纳芯微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但在毛利下滑等方面仍需加以关注和改善。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
王升杨提到:“在新业务方面,纳芯微实现了快速突破,营收快速增长,隔离类产品稳步增长,市场地位持续稳固,2024年前三季度出货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之和。非隔离类产品的市场份额也迎来爆发式增长。”
他还说,近年来纳芯微汽车业务快速增长,营收占比迅速提高。他将纳芯微汽车芯片业务进展分成四个部分:成熟量产业务、快速成长业务、新近量产业务和在研中。他介绍道,纳芯微在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新近发布或处于样品阶段的产品涵盖了面向车身控制、热管理、电池包管理、燃油车动力系统以及智能驾舱照明等多个汽车应用领域;同时,公司还在积极开发预计将于2025至2026年间推出的新一代产品,这些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汽车照明、车身控制、智能驾舱系统、底盘控制与安全系统等领域。
王升杨表示,纳芯微与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在海外市场也迅速取得了突破,成功赢得了多家国际大客户的青睐,深化了彼此间的合作层次。与海外大客户的紧密合作不仅扩大了公司的全球足迹,也为其长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战略规划聚焦于四大核心方向
关于公司的战略规划,王升杨分享道,首先,纳芯微将不遗余力地提升产品竞争力。以数字隔离产品为例,公司正沿着纵向突破的路径前进,力求在性能、质量和成本控制上实现全面提升。预计在2025年初,纳芯微将推出其第三代数字隔离器,相较于第二代产品,成本将降低约40%,这无疑将极大地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纳芯微也在积极探索横向拓展的可能性,从“隔离”领域向“非隔离”领域迈进,以更丰富的产品线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二是与客户联合驱动创新。他认为,与客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深度理解其应用需求,是推动产品创新的关键。为此,纳芯微致力于提供本土化服务,以更灵活的方式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纳芯微也加大了自主创新的力度,通过研发关键技术,提高客户产品的竞争力。
他举例说,在与大陆集团的战略合作中,双方将联合开发汽车压力传感器芯片,重点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精度,为汽车安全气囊、侧面碰撞监测和电池包碰撞监测等应用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这一合作模式不仅展示了纳芯微的技术实力,也为其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三是产业整合,资源协同。纳芯微拟收购麦歌恩的举措彰显了企业从原生成长到资源整合的战略部署,不仅实现了产品、技术、市场、客户和供应链的全面整合,还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纳芯微在会上重磅发布的首款MCU,更是其资源整合能力的又一例证。
纳芯微MCU市场总监宋昆鹏指出,公司进入MCU赛道是成为全球领先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供应商的战略选择,也是聚焦汽车和泛能源市场的必经之路。纳芯微凭借产品协同、实时控制MCU+传感器、信号链、功率驱动,以及市场聚焦和灵活支持等优势,牢牢把握国产替代、多元供应和细分市场等机遇,稳固了在汽车和泛能源市场的客户关系。
王升杨评论道:“纳芯微与芯弦的强强联合是将双方在数字设计、模拟设计、应用支持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共同切入实时控制细分市场,避免了同质化竞争。这一合作不仅体现了双方企业的战略眼光和资源整合能力,更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纳芯微CTO盛云补充说:“客户曾直言,他们的主控芯片效能高度仰赖纳芯微的模拟技术,唯有将主控与外围模拟元件视为一体,方能挖掘并提供最优化解决方案。因此,与芯弦携手打造MCU,意味着我们应围绕应用,开发系统级解决方案。这不仅需精研硬件,更要洞察行业需求,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全方位支持,从而构筑强健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最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王升杨进一步阐述了公司战略规划的第四个核心方向——全球化道路,即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从国内市场到全球服务的跨越。他提出了“Local for Local”、“Local for Global”以及“Global for Global”三大战略举措。
“Local for Local”战略强调在国内供应链本土化方面下功夫,更好地服务本土客户并满足海外客户在本土的特定需求。通过深入了解本土市场和客户需求,纳芯微将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Local for Global”战略着眼于加强全球化服务能力,旨在满足本土客户出海需求以及海外客户在海外的需求。纳芯微将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建立完善的海外服务网络,提升全球市场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Global for Global”战略则致力于在海外构建当地能力,直接服务海外客户在当地的需求。纳芯微将加大在海外市场的投入,建立本地化团队,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和文化,提供更加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这三大战略举措的实施,纳芯微将不断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拓展海外市场,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最后的思考
在总结与展望中,王升杨以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揭示了新技术从诞生到成熟的发展轨迹,以及各个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国产半导体行业而言,当前正处在一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时期。”他认为。
从Gartner曲线角度来看,国产半导体行业正处于一个技术快速迭代、市场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卷”的过程,正是企业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
在他看来,“卷”其实是一件好事。这里的“卷”,并非指无序的竞争或资源的浪费,而是指行业内企业为了提升技术实力、降低成本、优化服务而不断进行的自我超越与革新。
通过“卷”,企业可以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优化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卷”也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在国产半导体行业,这种“卷”的现象不仅体现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还体现在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等方面。
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卷”并非无休止的竞争和消耗,而是需要在有序、公平、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企业需要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避免盲目扩张和过度竞争。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要为国产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他最后表示,当我们回顾今天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现,这是人生难得的一段美好时光!
推荐行业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