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慕展回顾|前沿客户合作案例彰显半导体科技魅力
慕展回顾|前沿客户合作案例彰显半导体科技魅力
日期:2025-04-18
在2025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期间,德州仪器(TI)与同步客户共同举办了三场新品合作发布会,分享了与前沿客户的经典合作案例。
德州仪器、斑马智行、海康汽车三方合作发布了单芯片舱驾一体方案。作为“OS+芯片+AI”的深度合作范例,此次合作不仅体现了斑马智行全球化软硬一体生态能力,更标志着三方在“智能平权”上的创新突破。
德州仪器与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用于太阳能系统电弧故障检测的解决方案,展现了德州仪器边缘 AI 技术助力实现系统安全性及可靠性的实际应用。
德州仪器与库卡合作发布了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控制器 KR C5 micro-2。作为芯片技术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创新合作范例,此次合作不仅展现了双方三十余年技术创新积淀,更体现了双方合作创新对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德州仪器×海康汽车、斑马智行
.jpg)
在德州仪器×海康汽车、斑马智行产品发布会上,杭州海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乘用车事业部总经理高海斌介绍道,公司作为智能驾驶传感器供应商,凭借多传感器感知算法,为客户定制智驾及座舱方案。此次与斑马智行、TI 联合推出基于 TDA4VH 芯片的舱驾一体产品。
他说,TDA4VH虽非新的芯片,相关智驾产品也已量产两三年,但此次三方深度合作打造出行业首款基于该芯片的单芯片舱行泊一体产品智驾功能出色,配备5颗毫米波雷达、1颗前置800万摄像头与4颗300万鱼眼摄像头,运用RV前融合与BEV算法模型,实现AEB等基础L2功能,支持主动变道等L2+功能,且达到ASIL-B功能安全等级,便于开拓海外市场。同时,运行智驾功能时能流畅运行斑马智行OS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舱驾合一方案,推动智驾平权。
斑马智行联席CEO郝飞补充说,此次产品发布是见证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十年之约”。斑马智行与海康汽车、德州仪器合作,让成熟智驾芯片重焕活力。这得益于TI产品良好的内存带宽等算力基础,斑马智行Banma Hypervisor虚拟化引擎充分释放算力价值,再加上与海康汽车的高效合作,最终为大家带来更快、更高、更强的产品 。
德州仪器中国华东区总经理沈源表示,三方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与生态共建,开发出创新的舱驾一体控制器,仅用一颗TDA4芯片就实现 L2+辅助驾驶功能并满足座舱需求,探索高阶智驾新可能,为用户提供先进出行方案。
他说,TDA4VH作为核心具备三大特点:高效算力,异构架构集成多种处理单元,还有高性能 ISP 及大容量存储等;高安全性,单芯片最高达 ASIL-D 标准,适配信息安全且符合车规级要求;接口丰富,支持多路摄像头、网络、存储外设及音频输入等。
未来,TI将携手海康汽车和斑马智行,以创新为基,构建更优汽车智能座舱系统,推动智能驾驶进步,优化成本,提升安全与体验。
德州仪器×华盛昌
.jpg)
德州仪器×华盛昌产品发布会上,华盛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剑敏谈到,公司与德州仪器紧密协作30多年,作为综合智能仪器仪表制造商,历经模拟与数字、传感与测量等技术和产品的多次迭代,从单一检测仪表迈向全场景物联网解决方案。此次发布的边缘AI拉弧信号检测产品是双方合作的又一里程碑。项目中深度融合德州仪器的高性能DSP芯片与AI算法,将AI部署到端侧,使设备能实时捕捉分析电弧故障信号细微变化,还能学习进化以应对复杂干扰场景。这将大幅提升拉弧检测精度与控制响应灵敏度,带来更可靠的安全保障。如今,双方积极拥抱AI技术,把握机遇力求突破创新,为行业和客户贡献力量。
华盛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旷金华在介绍新产品时说,此次展示四款产品:AFD-80单通道拉弧信号监测器,检测快、功能全;AFD-60拉弧信号检测模组,小型化且支持定制;AFD-74拉弧信号传感器,级联可扩展;AFG-1000拉弧信号模拟器,能定量产生故障信号。传统拉弧检测存在噪声和场景适应性痛点,而华盛昌AFD-80基于AI模型,噪声适应性强,基于神经网络可迭代学习,场景适应性也强。德州仪器芯片算力足,完全满足应用需求。
德州仪器中国深圳区域总经理邱劲伟介绍了华盛昌拉弧检测新品采用的TI主芯片F28P55。它是业界领先的实时控制单片机,基于TI C28数字处理器内核,数字处理单元丰富,运算能力强大。其集成的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尤为突出,作为AI加速器,能独立完成常见运算算子。传统数字控制器加入AI算法会消耗处理器资源,而F28P55的NPU可极大缩短延迟,提升实时控制与监测效率。集成式AI硬件加速器卸载主CPU的神经网络模型执行任务,延迟比软件实现低5到10倍,这使华盛昌新品实测故障检测准确率超过了99%。
德州仪器×库卡
.jpg)
库卡中国控制器开发部长张国柱在介绍与德州仪器的长期合作时表示,库卡中国有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六大业务板块。此次介绍的工业机器人新产品用于3C、一般工业及消费等领域,借助德州仪器芯片平台可扩展至移动机器人等其他领域。
他说,在机械行业价格竞争激烈的当下,为提升产品性价比,库卡充分考量用户需求,如缩小体积、增强功能扩展性以及集成AI等。德州仪器芯片平台高度集成功能安全,基于其推出的模块可以实现小型化,安全功能满足度更高,符合信息安全标准,且扩展性佳,涵盖AI功能,有力推动了产品升级,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
德州仪器中国区技术支持总监赵向源则表示,德州仪器与库卡集团合作历史悠久,合作领域广泛,涵盖工业控制等多方面,产品类型丰富,包括多种处理器及模拟产品,旨在助力开发创新实用产品。
他说,TDA4产品作为工业机器人控制器核心零部件,在该领域作用显著。一是跨领域应用适配与智能化赋能,借助DSP、硬件加速器及AI功能,可实现避障、物体识别、人机交互等;二是多核异构与能效优化,其多核异构架构包含高性能A核与实时处理R核,结合16 纳米先进工艺,兼顾高性能与实时性,平衡性能与功耗;三是工业级接口与功能安全认证,为库卡新一代控制器满足2025年功能安全标准提供关键支撑,集成多种高速接口,支持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传输,通过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构建完整安全体系,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产品中广泛应用。
后记
德州仪器凭借卓越的半导体技术,为这些合作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应用领域实现创新突破的有力幕后推动者。在行业迅猛发展的当下,各方围绕德州仪器高性能芯片展开的深度合作,犹如强劲引擎,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这种合作不仅展现了德州仪器在技术层面的深厚底蕴,更凸显了其在推动行业进步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德州仪器、斑马智行、海康汽车三方合作发布了单芯片舱驾一体方案。作为“OS+芯片+AI”的深度合作范例,此次合作不仅体现了斑马智行全球化软硬一体生态能力,更标志着三方在“智能平权”上的创新突破。
德州仪器与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用于太阳能系统电弧故障检测的解决方案,展现了德州仪器边缘 AI 技术助力实现系统安全性及可靠性的实际应用。
德州仪器与库卡合作发布了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控制器 KR C5 micro-2。作为芯片技术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创新合作范例,此次合作不仅展现了双方三十余年技术创新积淀,更体现了双方合作创新对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德州仪器×海康汽车、斑马智行
.jpg)
在德州仪器×海康汽车、斑马智行产品发布会上,杭州海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乘用车事业部总经理高海斌介绍道,公司作为智能驾驶传感器供应商,凭借多传感器感知算法,为客户定制智驾及座舱方案。此次与斑马智行、TI 联合推出基于 TDA4VH 芯片的舱驾一体产品。
他说,TDA4VH虽非新的芯片,相关智驾产品也已量产两三年,但此次三方深度合作打造出行业首款基于该芯片的单芯片舱行泊一体产品智驾功能出色,配备5颗毫米波雷达、1颗前置800万摄像头与4颗300万鱼眼摄像头,运用RV前融合与BEV算法模型,实现AEB等基础L2功能,支持主动变道等L2+功能,且达到ASIL-B功能安全等级,便于开拓海外市场。同时,运行智驾功能时能流畅运行斑马智行OS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舱驾合一方案,推动智驾平权。
斑马智行联席CEO郝飞补充说,此次产品发布是见证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十年之约”。斑马智行与海康汽车、德州仪器合作,让成熟智驾芯片重焕活力。这得益于TI产品良好的内存带宽等算力基础,斑马智行Banma Hypervisor虚拟化引擎充分释放算力价值,再加上与海康汽车的高效合作,最终为大家带来更快、更高、更强的产品 。
德州仪器中国华东区总经理沈源表示,三方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与生态共建,开发出创新的舱驾一体控制器,仅用一颗TDA4芯片就实现 L2+辅助驾驶功能并满足座舱需求,探索高阶智驾新可能,为用户提供先进出行方案。
他说,TDA4VH作为核心具备三大特点:高效算力,异构架构集成多种处理单元,还有高性能 ISP 及大容量存储等;高安全性,单芯片最高达 ASIL-D 标准,适配信息安全且符合车规级要求;接口丰富,支持多路摄像头、网络、存储外设及音频输入等。
未来,TI将携手海康汽车和斑马智行,以创新为基,构建更优汽车智能座舱系统,推动智能驾驶进步,优化成本,提升安全与体验。
德州仪器×华盛昌
.jpg)
德州仪器×华盛昌产品发布会上,华盛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剑敏谈到,公司与德州仪器紧密协作30多年,作为综合智能仪器仪表制造商,历经模拟与数字、传感与测量等技术和产品的多次迭代,从单一检测仪表迈向全场景物联网解决方案。此次发布的边缘AI拉弧信号检测产品是双方合作的又一里程碑。项目中深度融合德州仪器的高性能DSP芯片与AI算法,将AI部署到端侧,使设备能实时捕捉分析电弧故障信号细微变化,还能学习进化以应对复杂干扰场景。这将大幅提升拉弧检测精度与控制响应灵敏度,带来更可靠的安全保障。如今,双方积极拥抱AI技术,把握机遇力求突破创新,为行业和客户贡献力量。
华盛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旷金华在介绍新产品时说,此次展示四款产品:AFD-80单通道拉弧信号监测器,检测快、功能全;AFD-60拉弧信号检测模组,小型化且支持定制;AFD-74拉弧信号传感器,级联可扩展;AFG-1000拉弧信号模拟器,能定量产生故障信号。传统拉弧检测存在噪声和场景适应性痛点,而华盛昌AFD-80基于AI模型,噪声适应性强,基于神经网络可迭代学习,场景适应性也强。德州仪器芯片算力足,完全满足应用需求。
德州仪器中国深圳区域总经理邱劲伟介绍了华盛昌拉弧检测新品采用的TI主芯片F28P55。它是业界领先的实时控制单片机,基于TI C28数字处理器内核,数字处理单元丰富,运算能力强大。其集成的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尤为突出,作为AI加速器,能独立完成常见运算算子。传统数字控制器加入AI算法会消耗处理器资源,而F28P55的NPU可极大缩短延迟,提升实时控制与监测效率。集成式AI硬件加速器卸载主CPU的神经网络模型执行任务,延迟比软件实现低5到10倍,这使华盛昌新品实测故障检测准确率超过了99%。
德州仪器×库卡
.jpg)
库卡中国控制器开发部长张国柱在介绍与德州仪器的长期合作时表示,库卡中国有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六大业务板块。此次介绍的工业机器人新产品用于3C、一般工业及消费等领域,借助德州仪器芯片平台可扩展至移动机器人等其他领域。
他说,在机械行业价格竞争激烈的当下,为提升产品性价比,库卡充分考量用户需求,如缩小体积、增强功能扩展性以及集成AI等。德州仪器芯片平台高度集成功能安全,基于其推出的模块可以实现小型化,安全功能满足度更高,符合信息安全标准,且扩展性佳,涵盖AI功能,有力推动了产品升级,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
德州仪器中国区技术支持总监赵向源则表示,德州仪器与库卡集团合作历史悠久,合作领域广泛,涵盖工业控制等多方面,产品类型丰富,包括多种处理器及模拟产品,旨在助力开发创新实用产品。
他说,TDA4产品作为工业机器人控制器核心零部件,在该领域作用显著。一是跨领域应用适配与智能化赋能,借助DSP、硬件加速器及AI功能,可实现避障、物体识别、人机交互等;二是多核异构与能效优化,其多核异构架构包含高性能A核与实时处理R核,结合16 纳米先进工艺,兼顾高性能与实时性,平衡性能与功耗;三是工业级接口与功能安全认证,为库卡新一代控制器满足2025年功能安全标准提供关键支撑,集成多种高速接口,支持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传输,通过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构建完整安全体系,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产品中广泛应用。
后记
德州仪器凭借卓越的半导体技术,为这些合作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应用领域实现创新突破的有力幕后推动者。在行业迅猛发展的当下,各方围绕德州仪器高性能芯片展开的深度合作,犹如强劲引擎,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这种合作不仅展现了德州仪器在技术层面的深厚底蕴,更凸显了其在推动行业进步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推荐行业新闻更多